1. 雏鸟APP,雏鸟无码视频,18禁止雏鸟APP,雏鸟视频污色下载

      羊奶專題 育兒貼士 美媽在線

      小兒秋季腹瀉爆發,幾招幫您解憂愁!


      日期:2018年10月09日 00:00:00

      俗話說,“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”,育兒路上,寶寶出現任何狀況,對症“治療”便會讓寶寶少走冤枉路,就腹瀉而言,產生的原因不同,呈現的症狀也不一樣,你會正確的區分及護理嗎?

      一般來說,寶寶常見的腹瀉原因有這四種:


      一、輪狀病毒腹瀉

      又稱輪狀病毒腸炎,指由輪狀病毒所致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,因其具有傳染性,是這段時間極常見的腹瀉原因。


      常見症狀:

      1.初期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發熱,並且會出現一係列諸如咳嗽、流鼻涕等感冒的症狀,並伴隨輕度嘔吐。

      2.24小時內出現腹瀉,大便稀薄,呈稀水樣或蛋花湯樣,無腥臭味無血色。腹瀉時間可持續約3-7天,少數可長達三周。嚴重者會出現脫水、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,如口渴明顯,尿量減少,煩躁不安,精神萎靡,嗜睡等。


      家庭護理:

      1.散熱:一般38.5℃以下可適當喝水,溫毛巾擦拭全身或溫水浴進行退熱。

      2.及時清理嘔吐排泄物,保持房間通風,定時消毒,勤洗手,防止輪狀病毒再次傳播。

      3.飲食宜清淡,以細軟食物為主。


      二、風寒瀉


      由於寶寶感染風寒,腹部受涼引起的腹瀉。換季期間,氣溫變化大,增添衣物不及時,比較多見。


      常見症狀:

      由於感染風寒,常臉色、肛門、指甲等發青,流清鼻涕,咳嗽;大便清稀,有泡沫,臭味不明顯,常伴有腸鳴腹痛,惡寒發熱;舌苔薄白且淡。


      家庭護理:

      重在疏風散寒,多喝熱水,可用艾葉煮水泡澡或坐浴,祛風寒;注意胃脘部保暖,同時配合小兒推拿進行緩解。

      家庭常用推拿穴位(三揉一按)

      流鼻涕:孔最穴、鼻通穴、迎香穴

      咳嗽:肺腧穴、天突穴、中府穴


      三、積食瀉


      由於乳食過量,造成孩子的胃腸道負擔。


      常見症狀:

      1.積食內熱,寶寶出現手心腳心發燙、嘴唇發紅;

      2.乳食停滯於中焦,產生氣體,表現為噯氣、惡心、口臭、厭食,嚴重者會嘔吐;

      3.腹瀉,腹痛,大便黏稠、酸臭、吃奶粉的寶寶常伴有白灰顆粒;

      4.舌苔較厚,發白。


      家庭護理:

      減少寶寶腸道負擔,少吃多餐,多吃易消化的食物,可用簡單推拿,順時針按摩寶寶腹部,幫助腸蠕動;益生菌、雞內金、山楂等都是較好的幫助孩子消食助消化的食物。


      常用推拿方法:

      1.清大腸,從食指虎口向指尖方向推,每個手推100下左右。

      2.從尾脊到脖子下方,沿脊骨自下而上進行捏脊,5次左右。

      3.手戳熱,順時針摩腹,5分鍾


      四、饑餓型腹瀉


      孩子在進食較少的情況下,腸蠕動加快,腸道黏膜的分泌增多,若未及時增加奶量,將造成更嚴重的後果。


      臨床特點:

      排便次數頻繁但量少,多呈黃綠色鬆散便或棕色黏液便,內含奶塊,主要成分為腸道分泌物。


      家庭護理:

      記錄寶寶每天的乳食的量,尤其是母乳喂養的寶寶,若每次吃完奶仍長時間不肯放開媽媽乳頭,或猛吸一陣又把乳頭吐出來哭鬧,且體重增長較慢,則很有可能沒吃飽,需適當增加奶粉量。


      上述為不同腹瀉種類間的區別,對寶寶來說,腹瀉期間以下幾點尤其需要注意:


      1.防脫水

      腹瀉期間,寶寶胃腸道消化液大量丟失,電解質失衡,嚴重情況便會導致寶寶脫水甚至死亡,因此,腹瀉後3-4小時就一定要適當補充水和補液鹽溶液。


      2.維持腸道菌群平衡

      適當補充益生菌可緩解寶寶腸道菌群失衡的情況,縮短腹瀉周期。


      3.預防繼發性乳糖不耐受

      寶寶在腸炎或者長時間腹瀉後腸黏膜頂端受損,易導致乳糖酶的分泌障礙,就會出現繼發性乳糖不耐受。此時若不及時進行處理,便會加重腹瀉,又導致乳糖不耐受加重,如此反複,使寶寶腹瀉長時間得不到好轉。因此,腹瀉期間可適當補充乳糖酶,若乳糖不耐受嚴重需吃腹瀉奶粉過度,待寶寶腸黏膜恢複再循序漸進轉為普通配方奶粉哦。


      網站地圖